
11月18日点点策略网,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广州南沙正式开幕,众多经济领域大咖齐聚南沙,共同把脉中国经济发展新前景。期间,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也将目光投向蕴藏无限潜力的蓝色疆域,沿着海岸走读。作为广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核心区域的南沙,持续抢抓海洋经济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受访者 供图点点策略网
嘉宾点赞南沙海洋经济发展新路
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型节点,南沙拥有广袤的海域和优良的港口条件,为让海洋成为南沙面向世界开放的闪亮名片、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11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举行了主题调研活动,嘉宾一行从南沙岭南东方酒店出发,开启半天的南沙之旅。调研以海洋经济为主题,走访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区域,实地考察南沙在海洋产业、智慧港口、高端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受访者 供图
俯瞰万吨货轮停靠在码头边,巨大的桥吊呼啸往返,将各色集装箱精准抓取,放置在一辆辆导引车上……调研首站,嘉宾一行抵达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看见作业区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并听取广州港集团对南沙港码头建设与运营情况的介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全自动化码头,南沙四期是广州、佛山、中山三市连通“一带一路”的重要出海口,拥有目前世界上智慧港口的最先进功能。

受访者 供图
“今天我看到了南沙港全自动化运作的码头,整体观感是很震撼的!”重庆沐笙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云峰认为,繁忙的南沙港,不仅见证自身智能化自动化的高质量转型,也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活力。

受访者 供图
随后,嘉宾一行来到了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下称“广船国际”)。作为世界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建造商,广船国际灵便型液货船建造数量长期位居国内第一,企业高质量承接并交付华南地区首批16000箱集装箱船,打破粤港澳大湾区建造大型集装箱船“零”的纪录;自2021年“换赛道”进入汽车运输船以来,已累计赢得39艘订单的丰硕成果,仅用两年订单数量实现从“零”到“世界第一”。

受访者 供图
“相较而言,大型集装箱船有何优势?”“极地凝析油轮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极地运输开采有何难点?”调研期间,嘉宾一行听取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广船国际在船舶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成果,并现场交流互动,对广船国际在高端船舶制造多领域新突破表示高度认可。
行程第三站,调研组沿南沙碧道抵达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就母港规划、航线开发等情况与相关负责人展开交流,并纷纷拿出手机,在邮轮母港码头拍照留念。

受访者 供图
2024年6月25日,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宣布对外开放启用。立足“邮轮+旅游+商业”融合模式,项目规划岸线1600米,可建设4个10万GT-22.5万GT邮轮泊位,分两期建设。目前建设等一期项目岸线总长770米,建设1个10万总吨和1个22.5万总吨邮轮泊位及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
从全自动化码头的智慧高效,到高端船舶制造的突破引领,再到邮轮母港的开放融合,参与调研的嘉宾纷纷表示,在实地走访中深切感受到了南沙海洋经济的澎湃活力与创新动能,有望为中国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提供宝贵的“南沙样本”。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南沙举行
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广州南沙正式开幕。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

受访者 供图
与会嘉宾认为,在全党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在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举办中国经济论坛,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恰逢其时。

受访者 供图
与会嘉宾认为,必须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跑好“十五五”关键一棒。要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驱动,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国经济论坛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主办,自200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十五五’中国经济展望”,设主论坛和“全球经贸新格局:出海的机遇与挑战”“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向海图强:海洋经济新展望”等9个平行论坛,论坛前还组织了相关主题调研活动。
南方+记者 郑国豪点点策略网
万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